五、 另外,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內需走軟、賣方市場競爭加重,越來越多中國品牌將目光投向東南亞市場。中國初期因美妝產品質量差勁、貨物同質化嚴重、過度注重行銷等毛病決議計劃,在東南亞市場受挫,現在連系區域營運、利用「環節定見領袖」(Key Opinion Leader)及平臺專屬推廣,已晉升滲入率並敏捷搶占東南亞市場。
4、 前揭報告指出,客歲GMV 12%的年增持速度雖較以往放緩,但東南亞電商平臺去年發賣表現仍然亮眼。
三、 「直播電商」在平臺GMV中的占比達14%,買賣額達176億美元;倘計入「短視頻電商」,合計占比則達20%,顯示消費者偏好的明顯轉變。中國品牌在電子、玩具及家居用品等品牌黏著度較低的種別已逐漸取代國際品牌,特別在美妝與時尚範疇快速突起。
此中,泰國及馬來西亞顯露最為強勁,GMV分別成長21.7%與19.5%;越南、菲律賓及新加坡亦取得雙位數成長;印尼的成長雖放緩至5%,但仍維持占比44%,為東南亞範圍最大的電商市場。個中,蝦皮持續主導市場,占比高達52%;TikTok Shop早前收購Tokopedia多半股權並完成後臺整合,市占率顯著晉升;Lazada則在提升貨物品質與增強人工聰明(AI)應用程式後實現不變盈利。二、 在電商平臺方面,蝦皮(Shopee)、Lazada,以及TikTok Shop等3大平臺合計的市場占有率由2023年的79%上升至客歲的84%,可見區域市場進一步集中。
3家平臺物流系統高度蓬勃,合計包裹量占比跨越90%,在東南亞區域的逐日包裹量達4,360萬件,接近美國程度。
(資料起原:經濟部國際商業署)